会员名: 密  码:  会员注册  
 浙江省辐射防护协会期待您的加入!
  
 
首页 -> 信息中心 -> 信息中心
辐射防护有的放矢
更新时间:2012/1/1 来源:
  

如今,人们对健康高度关注,千方百计地加以呵护,保健意识提高后,维护健康的能力和手段亟待提升。在工业化社会里,辐射无处不在,天灾人祸导致的严重核泄漏事件发生后,人们更是谈“辐”色变,所谓“防护”措施五花八门,之前的碘片、口罩、面罩,乃至争议不休的孕妇防辐射服。面对未知的可能影响健康的外在环境,我们能否明确何种辐射才是有害健康的?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有效抵抗呢?

对于辐射的总体认识,无论专家、各国政府及公众其实都没有形成过统一的意见。其原因无非有两个方面:一是大家对核能和核辐射一直存在疑虑和恐惧。核辐射知识几乎都是负面的甚至是恐怖的;另一方面,大家对电磁技术的日益普及、核能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与核技术在生物和医学的发展却了解不多。而科学家们对于日常电磁辐射及医用辐射对人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研究结论。

事实上,只要是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输热量,这种传输能量的方式就是我们所说的辐射。大到宇宙射线、小到针尖麦芒,生活中辐射无处不在,这些射线对人的生长发育是有害还是有益,目前尚难以界定,但无疑人类已经适应了这些辐射环境。

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到的辐射除了无处不在的太阳辐射外,主要集中于医疗上的辐射及生活电器释放的辐射。医疗上的X光是一种电离性的辐射,有致癌性,运用中对剂量的控制非常重要。因此除必需的检查外,建议尽量减少一定时间内的摄片量,并做好摄片过程中的防护,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害。

日常生活中会引起辐射损害的家用电器五花八门,如厨房用电器、通信设备、影音电器、加湿器、空气净化器等,或多或少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建议使用时要保持一定距离,同时设备不宜摆放过于集中,不用时应切断电源,尤其是卧室,要尽量减少电器的使用。

手机的使用日渐普及,但其潜在的危害同样不可小觑。虽然尚未有使用手机致癌的确切报告,但手机使用时会向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而无线电波或多或少地会被人体吸收。通常手机在待机时辐射小,通话时可能辐射大一些。

电脑的电磁辐射则主要来源于电脑里的各种电路,传统的CRT显示器可能会产生微量的电磁辐射,而使用液晶屏幕则可规避此类辐射,中国计量科学院的一次研究显示,电脑各部分的电磁辐射值都小于手机待机时的辐射值,因此,电脑辐射影响健康的可能性较低。

环境辐射虽然明显增加,但是对人类总体的增加量很少。从当前的医学角度看,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照射剂量。微小剂量对人体一般不会导致明显的病变(或有病也难以确定),只有大剂量辐射才会对人体的机能产生影响。尽管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可大可小,但如果能用正确的态度正视,用合理的生活方式来规避辐射带来的不利影响,那么,辐射带来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至于孕妇等特殊人群对辐射的防护问题,现有的环境辐射虽然整体偏高,但是无法证明对人体健康已经构成实质性威胁,对孕妇的危害目前也没有定论。事实上,目前在医院生产的母婴健康状况处于人类历史的最好水平。在统计学上,辐射导致胎儿畸变仍是偶发或低概率事件。况且,胎儿畸变受很多因素影响,如遗传因素,孕期内有过病毒和细菌感染或误用致畸药物,或者接触过一些有害的化学成分。另外,孕妇的不良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精神因素等也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辐射致畸的医学研究报道实属罕见。需强调的是,在没有明确医学证据的情况下,我们不应夸大环境中电离辐射和生活中电磁辐射对孕妇的影响。只要孕妇的着装不含易分解的毒性化学成分(如铅、二甲苯等)和射线成分,应该是无害的。孕妇需注意的是,避免在有辐射危害和其他危害的场所逗留。

我们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珍惜健康带来的幸福生活。“健康”的前提是,不盲目从众,不捕风捉影,而是建立在有理有据的科学系统的研究之上。

主办单位:浙江省辐射防护协会
联系电话:0571-87352371
版权所有 2011-2024  浙ICP备11013876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896号

扫描识别码可进行
考核报名或成绩报告单查询